11月9日深圳无!1天新增3个中风险区远距离货物传“毒”怎么防?
11月9日0-24时,深圳无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的人。截止11月9日24时,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定诊出的病例471例。
据广东省卫健委通报,11月9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定诊出的病例6例,广州报告,来自埃塞俄比亚2例,其余4例分别来自马里、菲律宾、肯尼亚和匈牙利。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的人8例,广州报告,来自埃塞俄比亚和马里各3例,其余2例分别来自英国和喀麦隆。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离点发现,入境后即被隔离观察。新增出院5例。
截至11月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定诊出的病例1955例(境外输入559例)。目前在院38例。
11月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广东6例,上海4例,福建3例,四川3例,北京2例,天津1例,浙江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例(在上海);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近日,天津、上海接连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定诊出的病例。9日,上海将浦东祝桥镇营前村列为中风险地区;而在天津,9日24时起,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中心渔港冷链物流区A区和B区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1天之内新增3个中风险地区,且天津出现的病例再次与冷链食品相联系。在全世界疫情未见缓解,且秋冬季已至的背景下,外防输入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值得关注。
就在10月23日,清华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在线发表题为《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现可能源于冷链食品污染》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得出结论——来自境外疫情高发区的冷链进口食品非常有可能为本次新发地疫情病毒源头。
同月,在对青岛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中国疾控中心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上检测分离到新冠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首次证实在冷链运输特殊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
总之,上述这些都在表明,新冠病毒具备通过货物远距离跨境输入的可能,并且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会引起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例如,青岛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已经找到了完备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可以在冷冻条件下长期存活。
江南大学教授、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此前就曾分析,在冷冻食品的包装前后,只要食品加工环境、运输、流通、销售环境中存在新冠病毒,食品就非常有可能因为交叉污染或二次污染而被污染上新冠病毒。
专家强调,食品生产设备、工器具、加工台面、手、手套、空气、食品加工用水、加工区域的害虫等有几率存在新冠病毒,甚至在销售交易的拆箱分销过程中,若交易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呼吸中存在的新冠病毒也会随着呼吸或飞沫飘浮在空气中,进而沉积在冷冻食品外包装表面。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疾控部门采集了天津涉事冷库货物置放点、门帘、门锁、门把手、叉车、托盘、库里现存货品外包装、集装箱内壁等环境样本30份及在津暴露人员12名样本做核酸检验测试,发现其中1份冷库门把手样本核算检验测试为阳性,1名冷库装卸工核酸检验测试呈阳性。
可见,狡猾的新冠病毒可能会让你防不胜防,任何一处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疫情传播风险,盯紧跨境货物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势在必行。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所教授杨占秋日前对媒体强调,冷链食品流通环节非常繁杂,各地除了做好冷链食品追溯工作外,确保投放到市场的食品安全更重要。对食品外包装的检测是一方面,食品内包装也需要检测,这样能确保投放到市场的食品安全性,杜绝沾染了病毒的食品在市场内向更多人群扩散。
国家层面,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述通知指出,在不改变各地现有总体防控安排的前提下,根据进口冷链食品的物流特点,在按要求完成新冠病毒检测采样工作后,分别在口岸查验、交通运输、掏箱入库、批发零售等环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依照要求,冷链运输和出入库环节上,进口冷链食品在从集装箱卸货换装至国内运输工具时,货主或其代理人对货物包装实施消毒。
进口冷链食品运送过程中,承运企业不可以开箱,在国内运输段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冷链物流公司严格查验海关通关单证,落实运输车辆船舶等装载运输装备消毒、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
与此同时,在地方层面,各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围堵也许会出现的防控漏洞。
例如,北京等地已开展了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建设,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电子编码等信息技术对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开展追溯管理。
刚刚出现过疫情反弹的青岛则要求对所有进口冷链产品每件必检,对在港口等口岸区域和冷库等场所从事进口冷链食品装卸、搬运、运输等工作的人员,每3至5天进行一次核酸检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