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以为,在消费的人眼中,只需鞋子带有包括区分证书、防伪扣等包装,便是认证过的正品产品。由此,林某打起了仿冒该网购渠道防伪包装的主见。
他从徐某、吴某、周某等人处定制了一批仿冒该渠道的包装,即印有渠道注册商标的仿冒区分证书、防伪扣、包装盒以及胶带,并进行售卖。“我制作的仿冒包装在细节上和正品越挨近,就越受客户喜爱,价格也就卖得越高。”林某告知检察官,他的客户大多数是制售冒充运动鞋的商家,这些不法商家批量购买仿冒包装后,将自己售卖的冒充运动鞋包装成“正品”,从而以高价出售,损害顾客的利益。
林某的“造假雄图”并未停步于此。为求传神,林某找温某制作了虚伪的验证二维码,再逐个印刷到仿冒的该渠道区分证书、防伪扣上。此外,他还让温某为他制作了虚伪的认证网站来“验证”虚伪的验证二维码。这样,做出来的假区分证书和防伪扣就可以以假乱真,经过扫描上面的虚伪二维码显现对应的虚伪产品信息。林某称,虚伪认证网站上线后由他自己进行日常办理、由温某进行日常保护,每次的保护费用200元至300元不等。
初度扫描冒充区分证书上的二维码,并不会直接弹出运动鞋认证信息,而是会进入一个需求填写的界面。将运动鞋的信息、相片、出售价格、出售日期等内容填进去后,点击提交并第2次扫描二维码,渠道就会呈现一张虚伪的信息认证页面。卖冒充运动鞋的商家从林某处购买到仿冒的渠道包装后,就可以用这种办法,给自己的假鞋披上“正品”的外衣卖给顾客。
依据林某的要求,信息认证页面彻底照搬网购渠道官网:页面布局被规划得与官网如出一辙,甚至连域名都与官网十分相似。顾客收到鞋子后,往往难以区分真伪。经判定,冒充运动鞋的商家共在虚伪认证网站运用虚伪信息录入功用26万余次。
2020年5月,该网购渠道在网络上发现了带有自己公司包装的冒充产品,但出售这些产品的商家并未取得公司授权。经判定,这些包装都是冒充的,区分证书、防伪扣上的仅有标识均不在该网购渠道的数据库中。网购渠道随即报警。
本年1月16日,林某归案。同林某一起被捕的,还有出产、出售冒充防伪包装和生成虚伪验证二维码、制作虚伪认证网站的造假人员13名。经检查,林某等人从2019年9月下旬起,未经许可,出产、出售带有某网购渠道注册商标的纸箱、区分证书、防伪扣、胶带等产品。到案发,共出售上述产品859万余件,待出售产品155万余件。
日前,虹口区检察院检查此案后,以涉嫌不合法制作、出售不合法制作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对14名被告人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