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发达国家的塑料垃圾正无处可去。原因是作为再生资源大量接收塑料垃圾的中国为避免环境污染而禁止进口。此外,接替中国的东南亚也陆续加强相关限制。2018年7~12月,日美欧出口的废塑料总量为170万吨,一年半时间减少了一半。因解决能力不足,滞留在日美欧国家的大部分废塑料无法及时焚烧或实现资源再利用。处理成本也在增加,各国不得不重新构筑轻松依赖海外的垃圾再利用网。

  《日本经济新闻》汇总了日美与欧盟28个国家的贸易统计数据。自2009年以后,日美欧的废塑料出口量每半年一直保持在300万-360万吨,但2018年1-6月迅速减少到231万吨。2018年7-12月迎来了自2015年1-6月以来时隔13年半的最低水平。

  最大原因是被称为“世界再利用工厂”的中国2017年底禁止进口废塑料。食品容器、PET瓶等废塑料可作为再生原料和加工品进行再利用。本来,出口国家会进行清洗和甄选后再运往其他国家,但日美欧的中间商没有进行这一环节,直接把受到污染的废塑料原样大量出口至中国。这是因为,尽管没有清洗和甄选也可以全部卖掉。中国政府担忧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质,转为强硬姿态。

  取代中国接收这些废塑料的最初是泰国和越南。2018年上半年,面向东盟的出口量达到123万吨,是上年同期的3倍以上。

  不过,东盟各国的处理能力很快超限,于是开始限制进口,加大征税。马来西亚陆续关闭了无许可证的中资企业。2018年下半年,面向东盟的废塑料出口量比上半年减少了一半。这部分多出来的废塑料开始向贫困国家孟加拉国和埃塞俄比亚出口。

  日美欧进行废塑料的国内处理成本高昂,对此一直采取推诿观望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废塑料在本国国内积压的后果。

  日本每年生产900万吨废塑料,出口量在150万-160万吨。但中国禁止进口后,日本的出口量减少到了100万吨。这一年时间里,无法出口的50万吨只能留在日本国内。

  大型焚烧设施企业东京临海Recycle Power的社长影山嘉宏表示,“垃圾受理申请增加到了往年的3倍左右”。该公司已经没有设备余力,正在限制接收。废塑料的中间处理企业也处理不完垃圾,“还有企业从东京圈向北海道和九州的焚烧设施运输垃圾”。

  欧美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废塑料出口基地——洛杉矶郊区长滩港的出口量与3年前相比减少到6分之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再利用工厂虽然也开始进行增产投资,但因亏损而导致再利用设施关闭或停止回收服务的情况不断增加。此外,出口量达到回收量60%的英国对处理能力不够的危机感也在加大。

  滞留在日本国内的废塑料成为了垃圾排放企业的成本负担。日本国内的再利用体制不健全越来越令人担忧。

  一家业务范围遍布东京圈的工业废弃物处理企业的董事感叹道,“一年时间涨价2-3次。这种情况从没遇到过”。该公司从企业手中收取委托费,接收废塑料,经过清洗、粉碎等中间处理环节后运往焚烧设施和再生工厂。目前难以解决的是支付给焚烧设施的委托费。

  这名董事表示,中国禁止进口废塑料之前,每公斤垃圾的委托费为25日元左右。如今部分上涨到了40日元左右,“还有的地方要价50日元。(焚烧设施)看到工业废弃物处理企业找不到能接收垃圾的地方,便乘机提价”。

  之前废塑料大量出口中国时,中间商会主动前来购买。但这个渠道已经越来越窄,委托焚烧的成本加大。该公司预计2019年度会转为亏损。这名董事表示,“已经到了极限。不得不把成本转嫁给垃圾排放企业”。

  中间商也十分苦恼。在中国拥有一些渠道的东京一家贸易公司的社长最近把出差地点转到了东南亚各国。其表示,“从前什么都不用考虑,只要运往中国就好。现在需要仔细划分出口国,很费精力”。运往比中国远的地方,运输成本也会增加。

  在废塑料流通的所有阶段,成本都在增加。如果增加日本国内的焚烧设施,日本国内的解决能力就会提高,但经营者的投资意愿却并不高。一名在东京拥有焚烧设施的经营者解释说,“中国和亚洲可能重新允许进口。不能盲目增加焚烧设施”。

  受到影响,断了废塑料来源的中国再利用企业开始进入日本市场。目的是把废塑料粉碎,生产名为“塑料球(pellet)”的塑料原料。因为中国目前还允许进口这种原料。不过,把日本的人工费和运输费考虑在内的话,比在中国当地生产的价格高出许多。一位工业废弃物经营企业的高管表示,“作为废塑料的承接者,能否扩大接受还有疑问”。

  日本政府和挪威联合提议,在限制有害废弃物国际转移的《巴塞尔公约》中加入受到污染的废塑料。为此,加强日本国内的解决能力不可或缺,但民间的设备投资意愿很低。从事再生塑料生产的MMplastic公司的社长森村努表示,“需要官民联手扩大再生用品的利用,推进开发它们的用途”。

  只是暂时应付一下,再把出口地点转为限制条件比较宽松的国家,这样做无法从根本上处理问题。公益财团法人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构的客座研究员森田宜典表示,“应该在日本主导下构建一个管理废塑料品质和流通渠道的全球通用规则”。

  不论日本国内还是国外,各国相互协调重新构建废塑料再利用网的必要性在进一步加大。(作者:黄田和宏、鹭森弘、关根沙罗、森田优里)